平版印刷的基本原理概論
2018-04-07 10:42 來源:未知
平版印刷即膠印,是將印版上的圖文墨層轉移到橡皮滾筒上,再利用橡皮滾筒與壓印滾筒之間的壓力將圖文墨層移到承印物上,完成一次印刷。印刷過程是利用水墨不相溶的原理,印版滾筒上先上水潤濕印版,再上油墨,由于空白部分親水憎墨,圖文部分著墨拒水,這樣就使得空白部分全部被水潤濕,再上油墨時,只有圖文部分沾上油墨,不會使得空白部分被油墨弄臟,就是俗稱的“臟版”。(但水過大也會臟版)
圖文從印版轉移到承印物(紙張等)上,中間經過一個橡皮滾筒,所以平版印刷屬于間接印刷,因為最后轉移到承印物上的是橡皮滾筒上的圖文,橡皮滾筒又稱膠皮滾筒,所以平版印刷又稱膠印。
空白部分和圖文部分幾乎是在同一平面上,而且在印刷過程中,需要用水潤濕印版。此外,平版印刷制版簡單,版材輕而且價廉,可拼制成大版,因而在大幅面印品如地圖、彩色圖畫、年畫、招貼等中有很好的應用。平版印刷還具有拼版容易、制版迅速、印刷速度較快的特點,因而被廣泛應用于書刊、報紙、海報等長版活的印刷中。目前隨著計算機直接制版技術的發展,平版印刷的制版工序更加的快捷,減少了激光照排出片的工序,平版印刷更加占據主導地位。
平版印刷品的墨層厚度有限,故印品的色調再現性不夠,顏色不夠深。一般印出的印品墨跡均勻,平淡不實,圖文部分有時會有點狀等露白現象,無起凸或者溢墨現象,紙張上無印版壓痕。有時由于印版有瑕疵或者背面蹭臟的原因,空白處常有點狀油墨臟點。